找到相关内容200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吉藏大师的主要著作

    二十六部,已佚的著作不下数十部。今现存的有:  《三论玄义》两卷,吉藏著,《大正藏》四十五册,《续藏》七十三册。  《二谛义章》三卷,吉藏著,《大正藏》四十五册,《续藏》九十七册。  《大乘玄论》五卷...百论疏》九卷,吉藏著,《大正藏》四十二册,《续藏》七十三册。  《净名玄论》八卷,吉藏著,《大正藏》三十八册,《续藏》二十八册。  《法华玄论》十卷,吉藏著,《大正藏》三十四册,《续藏》四十二册。  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1346705.html
  • 三论宗判二教的原因

    三论宗判佛教只分大乘和小乘二教,如《大乘玄论》卷五,列举十种名称判此二教:  1、菩萨藏和声闻藏:为菩萨说的为菩萨藏,为声闻人说的为声闻藏。  2、大乘和小乘:菩萨藏为大乘,声闻藏为小乘。  3、有余无余:小乘涅槃不究竟名有余;大乘涅槃究竟称无余。  4、有作无作:约修道断惑说,小乘但断三界内烦恼,未断三界外无明为有作;菩萨无明断尽名无作。  5、了义不了义:就教理而言,小乘谈理不究竟,为不了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74554684.html
  • 静波法师:自力与他力之融合

      无有可有,由空故有;无空可空,由有故  空;故以空有为世谛,有空为真谛。   此中体现出的有与空的不二平等,在吉藏大师的《大乘玄论卷一》中,有几乎相同且又更透彻的说法。如:   今明诸佛菩萨无...问题,三论宗一直以为二谛是言教。如《大乘玄论卷一》中说:   《大品》云,菩萨摩诃萨住二谛为众生说  法,世谛、第一义谛;《智度论》解释说  ,为著有者说空,为著空者说有。经论佛  菩萨皆明二谛是教。...

    静波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54858229.html
  • 三论宗史略

    者常千余人。广制三论的章疏,如「三论玄义」一卷,「大乘玄论」五卷,「二谛义」二卷,「三论游意」一卷,「中论疏」二十卷,「百论疏」九卷,「十二门论疏」六卷,「大品般若经疏」十卷等,凡数十部。三论一宗,...三论宗史略  佛灭後七百年间,龙树菩萨,阐扬大乘。依般若而造论,所谓「中论」「十二门论」是宗经论,另有「大智度论」是释经论,这都是本宗的所依。而龙树菩萨,就为本宗的元祖。  继承龙树的传统,盛弘此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15060943.html
  • 围绕佛教真理观的一场历史性论争

    二谛义令旨并答问》和吉藏的《二谛义》、《大乘玄论》卷一等。双方论辩的主要问题是二谛的意义、内容、体性以及与中道的关系,涉及佛教教理和世俗认识以及两者关系的广泛认识领域。   1.二谛意义。成实师偏重...以及构成事物的要素(五蕴),都是虚幻不实的、空的,是出世间真理。成实师发挥了《成实论》的思想,以“三假为世谛,三假空为真谛”(《大乘玄论》卷1,《大正藏》第45 卷,第22页中)...

    方立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90340714.html
  • 洪修平:佛教的人心关怀及其现代意义

    都是把佛性与心识、心神结合起来理解,强调修心的重要。隋唐时吉藏的《大乘玄论》曾将先前的佛性诸说归结为十一家,加上他自己所赞同的,共有十二家。[均正的《大乘四论玄义》列本三家、末十家,元晓的《涅槃宗要》列...ldquo;第六师以真神为正因佛性”,“第七师以阿梨耶识自性清净心为正因佛性”,这五家“虽复体用、真伪不同,并以心识为正因”(吉藏《大乘玄论》卷...

    洪修平

    世界佛教论坛论文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63973204.html
  • 三论宗“于教二谛”

    论宗诸师对二谛义的一大新发展,在佛教各宗派都非常重视二谛观的研究,但因各宗诸师对二谛的认识观点不同,所主张的理论也不一样。一般无论是大乘还是小乘都主张二谛是理,唯有三论宗主张二谛皆是教。提倡二谛是教最早是三论宗摄岭僧朗大师。《大乘玄论》卷一云:“山中兴皇和上,述摄岭大师言:二谛是教。”在《二谛章》中也说:“摄岭兴皇以来,并明二谛是教。”由此可见,二谛是教倡导于僧朗,而大兴于兴皇大师之时,到了吉藏大师...

    理 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63542653.html
  • 三论宗“八不”义

    属戏论。故“大乘玄论”卷二云:“明经之深处,即是八不,不则不于一切法。”《中论》开卷即以八不偈颂开宗。所以说“八不”是三论宗的主要思想理论之一。能令诸众生离于偏邪之见,以悟入空有不二之中道。  所言“...理论是古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与中国三论宗的重思想理论之一。意为宇宙万法皆由因缘和合而有生灭等现象,若就自性嘏言实则无生无灭本自空寂。此八不名“不”者,“不”是不于一切法。否定义、破义和观法义,用“不”...

    理 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1046697.html
  • 诸法实相研究

    宗嘉祥大师于大乘玄论卷四谓,实相乃般若实智之所照。天台宗智顗于摩诃止观卷一上谓,实相乃圆顿止观所观之境。盖中论与大智度论皆说“毕竟空”为诸法实相,而智顗却以中道为实相,并于法华经玄义卷八下、卷九上举出十二...诸法实相研究  王 文 雄  佛法在帮助了解诸法实相,悟见自性以解脱烦恼。诸法系指世间与出世间之一切万法的差别之现象或随缘之事;实相,即真实之体相,乃平等之实在、不变之理。为大乘佛教之表记,相对于...

    王文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50851414.html
  • “中”的四种释义

    “中”的四种释义  释文一般有合释和别释二种,前总释三字是合释。今别释“中”者,是别释“中观论”三字。但今释“中”者即释三字,因为“中观论”三字都是表示中道二谛,只要解释“中”者三字皆释。如《大乘玄论》云:“然解中既显,则观义可明,何故尔?既称中观,中离断常,观亦离断常,故既解中,即是解观。”又本《玄义》也云:“正既有对偏、尽偏、绝待,观论亦然。”今言以四义释“中”者:一依名释义,二理教释义,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31465165.html